與海洋的親密接觸,充滿魅力的潛水運動

潛水從最早的漁獵需求演變到現在變成除了娛樂運動還能探險研究為主,主要歸功於水肺裝備的不斷改良;從古至今人們對於孕育無數生命的海洋之母的探索慾望從未減弱,讓我們來認識自由潛水、浮潛、水肺潛水以及它們的各種裝備吧!

水上運動-潛水-主題
潛水裝飾潛水裝飾

潛水裝備的發展

  • 早在千年前人類就會為了採集資源(珍珠、海綿、魚類等海洋生物)而潛入水中,那時只能依靠憋氣和自身體能技術潛水,或像羅馬士兵和忍者依樣透過空心管(如植物的莖和竹管)呼吸
  • 到了16世紀,潛水鐘的發明讓研究人員能夠在隔絕海水的空間裡呼吸,不過缺點是不能在水深水域使用;現今潛水鐘有時會搭配加壓艙做為將潛水員快速上下潛到一定深度的裝置
  • 18世紀法國貴族發明了潛水頭盔(有點滲人)和潛水服的雛形:笨重的頭盔上接了兩條管子,分別用於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19世紀時德國繼續改良裝備,多了笨重的潛水鞋,頭盔也變成熟知的「復古」款式
  • 潛水裝雛形出現之後許多人對呼吸系統進行改良,開放式與閉路式循環系統雛形出現,潛水裝備得到大提升;20世紀由於戰爭軍事需求,潛水裝備又得到了一次提升:潛水電腦、蛙鞋等設備相繼出現,雖然外觀依舊「復古」,此時卻已經突破100公尺的深度
  • 戰爭過後的近代,人們對潛水的非軍事需求增加(無論是為了娛樂、研究、探索或搜救),而新的科技技術也使設備的性能和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自由潛水(Freediving)

自由潛水是不依靠任何裝備、單憑人體心肺功能進行的潛水活動,自古以來便被運用在採集捕獵,如日韓的海人(海士/海女);近年來,隨著游泳運動普及,自由潛水也被應用在娛樂(特殊攝影、水中表演等)和競技層面。

常見裝備:潛水衣、潛水用面鏡(更多見下方關於面鏡的介紹)、蛙鞋(通常長度較長,也有人選擇模仿海豚的單片蛙鞋;細節參照浮潛項的介紹)等

自由潛水有證照?

自由潛水也有證照機構,但和水肺潛水不同的是,自由潛水活動基本不會因為有無證照而受影響(如果想從事相關行業另當別論),考取證照更多是透過學習增進實力與認可自己的方法喔(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搜尋證照類別,在此不詳細說明)。

浮潛(Snorkeling)與裝備

浮潛是透過一根突出水面的呼吸管呼吸的潛水類型,在許多海洋旅遊勝地都能透過浮潛體驗觀察水下世界的樂趣,還不向水肺潛水一樣要穿戴沉重的裝備與經過嚴格訓練。

呼吸管

呼吸管兩端分別為水面上的開口和咬嘴,其管徑約為2mm而管長約為30cm(太長會導致二氧化碳無法順地排出,造成血碳酸過多);市面上的呼吸管有三種:

水上運動-潛水-濕式呼吸管

濕式

  • 構造:管身、咬嘴、開放管口
  • 特色:輕便且無防浪設計,若是海水進入則必須大力吐氣將海水從管口排出
水上運動-潛水-半乾式呼吸管

半乾式

  • 構造:管身、咬嘴、開放管口、軟管、排水閥、防浪片、快扣
  • 特色:防浪片能夠有效防止部分海水進入;若海水不慎流入,因為排水閥的關係也可透過大力吐氣快速從下方排出海水
水上運動-潛水-乾式呼吸管

全乾式

  • 構造:管身、咬嘴、封閉管口、軟管、排水閥、止水閥、防浪罩、快扣
  • 特色:止水閥會隨著水面位置變動來阻擋海水,需要更多空氣時使用者上浮即可;此種呼吸管雖然較重,但能夠幾乎防水的設計讓它成為最適合初學者的選擇,近年也出現管身在頭頂的全罩式呼吸管,空氣充足可用鼻呼吸但也因此浮力較大難下潛

蛙鞋/腳蹼(Fins)

蛙鞋式幫助您踢水前進的重要道具,可以根據多項特徵分類(課程會提供各種長度的基礎款腳蹼):

水上運動-潛水-蛙鞋1
水上運動-潛水-蛙鞋2
水上運動-潛水-蛙鞋3
水上運動-潛水-蛙鞋4

穿戴方式

  • 套腳式可赤腳穿著或搭配潛水襪(可輕度防磨但為非必要品),適合溫暖水域且因支撐/保護力較弱不適合於礁石地形行走,常用於自由潛水和船潛(搭船到下潛點不用走路)
  • 調整式搭配潛水鞋使用(細節見水肺潛水項),可依腳型調整鬆緊,適合各種水溫與礁石地形

長度

可以將用蛙鞋踢水想像成騎腳踏車:蹼越短踢起來愈輕鬆機動性好,但前進距離也短需要踢很久;蹼越長踢起來愈費力,但每次踢都能前進較遠。浮潛我們建議您選擇中等長度的蛙鞋,這樣游起來最輕鬆。

形狀

  • 整片:最普遍、樸實但好用的選擇
  • 開叉:更省力但遇到強勁海流時支撐力不足,適合平靜水域
  • 花式:鏤空或有其他裝飾,實際上只是為了造型,而且(這些構造)往往是最容易受損的點

材質

  • 塑膠價格較低,容易踢水適合初學者,但不耐用且推進距離小
  • 橡膠:比塑膠的重但有更好的彈性與耐用性,適用性廣
  • 玻璃纖維更薄(但比碳纖維重)但不失彈性、推進力強,適合更資深的潛水員
  • 碳纖維:最輕效率最高,但比起玻璃纖維更容易損壞,價格也更高

其他裝備

除了上述的專業浮潛裝備,以下裝備配件也有需要注意的細節,挑選正確的才能擁有最舒適的浮潛體驗(活動提供救生衣,潛水面鏡組因衛生問題須提前訂購或自行準備)。

水上運動-潛水-全罩式浮潛面鏡
全罩式浮潛面鏡

面鏡

  • 面鏡讓我們可以盡情觀察水下,現今多與呼吸管一組成為浮潛面鏡
  • 浮潛面鏡因只在淺水活動,常使用便宜的塑膠鏡片
  • 通常分成單面式(不適合近視者)、雙面式(可加度數鏡片)、超廣角(兩側視野更大)
  • 如果面鏡進水可透過用鼻子呼氣排除(現場會教學)
  • 近視者浮潛時除了佩戴隱形眼鏡也可以選擇帶有度數的面鏡:200度以內可忽略,超過因水中折射放大度數約-100度(更多細節應諮詢業者或眼科醫生,以實際配戴體驗為準)。
水上運動-潛水-浮潛衣著
水上運動-潛水-浮潛衣著

衣裝

衣裝的部分,雖然穿著泳裝即可,但建議外面加穿(防磨衣等服裝都是沒有胸墊保護的)能至少防曬的潛水衣著:

  • 防磨衣/水母衣:能防曬和防磨/水母
  • 防寒衣:比較厚,除了防寒也能防曬和一定程度防磨
水上運動-潛水-浮潛衣著

救生衣

即便您再怎麼對游泳技術有自信,我們還是建議您穿上救生衣以防萬一,例如突發的健康狀況、疲勞或被海流沖散等。

水上運動-潛水-浮潛衣著
水上運動-潛水-潛水鞋示意圖

其他

  • 環境友善油性防曬乳
  • 浮潛/潛水鞋:調整式蛙鞋才需要穿,如果是在礁岩等海岸地形走路用的話各家防滑程度各異

水肺潛水(Scuba Diving)與裝備

潛水員必須自行攜帶水下呼吸裝置(搭配浮力控制系統等)的潛水類型,除了休閒用也應用於研究、水下工作、搜救、洞潛與深度潛水等,是學習成本(時間、難度、金錢)最高的。

水上運動-潛水-水肺潛水

呼吸系統

水肺潛水分為兩種呼吸系統(也有半閉路但少見固不加以說明),這兩種系統造成了裝備的差異與潛水深度/時間的變化。

開放式

在開放式循環系統中,潛水員透過傳統調節器(Regulator)吸入氣瓶中的氣體,吐出的氣體不會回到氣瓶再利用而是排入海水或是轉移至浮力調整背心(BCD)。開路調節器比閉路式容易學習,其價格也較低。

閉路式

閉路式循環系統使用循環呼吸器(Rebreather),讓潛水員吐出的氣體回到氣瓶中過濾二氧化碳,再重新注入適當比例的氧氣供吸氣用。雖然閉路呼吸器價格不斐,但由於氣體可以循環利用,潛水員在水下停留的時間更長。

重裝備-水肺

通常穿脫+檢查整套水肺裝備與服裝需要15-30分鐘,當您逐漸熟悉流程後速度會加快。

水上運動-潛水-高壓氣瓶

高壓氣瓶

通常供給潛水員呼吸與浮力調節背心,以不鏽鋼或鋁合金製成;氣瓶根據填充氣體與用途不同分成以下幾種:

  • 一般氣瓶:裡面為壓縮空氣,也就是約79%氮氣和21%氧氣;不須執照(一般潛水體驗)也能使用
  • 高氧氣瓶:氧氣濃度提升到約32%,能夠減少氮氣累積(見氮醉項)讓水中停留時間增長(需要證照)
  • 純氧氣瓶:通常為醫療用,有時閉路式水肺也會使用此種氣瓶(需要證照)
  • 其他:若要進行極深潛水,通常會將氮氣替換成氦氣、氬氣等氣體以避免氮醉(需要證照)
水上運動-潛水-調節器

調節器
(Regulator)

  • 適用系統:開放式循環系統
  • 功能:將高壓氣瓶中的氣體減壓至與環境壓力相同,並在潛水者吸氣時供氣、呼氣時釋放氣體至水中或浮力調節背心
  • 重要構造/一級頭:將氣體減至中壓,另有低壓軟管連至BCD
  • 重要構造/二級頭:從中壓降至呼吸時的環境壓力;潛水員要主動對著咬嘴吸吐氣,吐氣時直接吐入海水,而若是管內積水可以透過排水紐排除
  • 其他:有時會有備用二級頭以便不時之需
水上運動-潛水-閉路呼吸器示意圖
(示意圖非實際產品)

閉路式循環呼吸器
(Rebreather/CCR)

  • 適用系統:閉路式循環系統
  • 功能:透過過濾二氧化碳補充氧氣,讓潛水者可以重複呼吸已呼出的氣體,也不會因排出氣體產生氣泡
  • 重要構造:呼吸器只有類似一級頭的構造(以及充氣用的低壓軟管)和咬嘴,但其他構造一樣能達成減壓功能,也有監測含氧量的裝置
水上運動-潛水-三用錶

三用錶

包含重要的三個儀表:殘壓錶、深度錶、指北針(也有分開購買的)

  • 殘壓錶:顯示氣瓶中還剩多少氣體,讓潛水員判斷剩餘時間/何時上浮
  • 深度錶:讓潛水員知道所在深度,幫助上浮時正確減壓
  • 指北針:幫助判斷水中方向
水上運動-潛水-浮力調節背心

浮力調節背心
(BCD)

為透過為氣囊充氣/排氣來調整浮力的裝置,氣體來源自氣瓶

  • 浮在水面/上浮:氣閥充氣
  • 停留:調整氣閥衝排氣讓背心浮力與配重達到平衡
  • 下沉:依靠配重下沉(見配重項)

輕裝備與其他

輕裝備即呼吸管、面鏡與蛙鞋(可參考浮潛的介紹),而除了輕裝備也由而外的配件可以幫助潛水員下潛、前進與上浮等。

呼吸管

福在水面或在水面游動時會用到,通常選擇帶有排水閥的,而為了避免和水肺系統的管線、一二級頭等糾纏,能夠摺疊攜帶的款式更好。

面鏡

在水面活動時使用;構造和浮潛面鏡類似,在此處將繼續說明面鏡的區別:

  • 為應對水壓,潛水/水肺用通常使用高透明度的強化玻璃製作,價格也比一般潛水面鏡高
  • 水肺用面鏡通常鏡片較大或用單面鏡以減少視線干擾

蛙鞋

水肺潛水並沒有強制使用的款式,依據環境與個人習慣選擇即可,但大部分潛水員為了搭配潛水鞋和支撐力會選擇調整式蛙鞋(儘管熱帶海域/休閒輕度潛水也有使用套腳式)

水上運動-潛水-水肺潛水衣著

衣著

  • 潛水衣:根據水域特徵決定是否穿防寒衣,通常溫暖水域穿防磨衣/水母衣就好(再次重申裡面記得先穿泳衣
  • 潛水帽/頭套、手套:防寒防磨防水母螫
水上運動-潛水-潛水鞋示意圖
(示意圖非實際產品)

潛水鞋/靴

潛水鞋能在行走於礁岩等濕滑的海岸時一定程度止滑,下水時則能提供額外的保護;購買調整式蛙鞋時記得將您的潛水鞋先穿上再試穿

水上運動-潛水-配重示意圖
(示意圖非實際產品)

配重

通常由鉛塊製成串起來掛在腰帶上,和浮力調節背心一起控制上浮/下沉;一個好的潛水員能夠用最小配重搭配BCD自由移動

水上運動-潛水-浮力袋示意圖

浮力袋

再上浮前釋放浮力袋能夠提醒水面上的人潛水員的上浮位置,也可提醒附近船隻避開

  • 構造:長條狀袋體(顏色要醒目)、充氣口、線軸
  • 使用方法(簡述,詳細將於課程說明):攤平袋體/將線軸一端固定在袋體一端用鉤環等鉤住拿好/開始為袋體充氣/釋放浮力袋/確認浮力袋完全釋放後開始上浮
水上運動-潛水-潛水旗使用情境
潛水旗使用情境

額外配件

  • 潛水旗:下潛時佈置於水面上警告來往船隻
  • 潛水電腦錶:能夠顯示壓力和水深等,更重要的是根據數據計算潛水員什麼時候要以什麼速度上浮或停留減壓等,有助於預防潛水病、事故發生
  • 潛水刀:水下作業時比較會用到,能夠剪斷纏繞物和防衛
  • 頭燈
  • 手電筒
  • 紀錄板
水上運動-潛水-推進器示意圖
(示意圖非實際產品)

推進器
(DPV)

顧名思義能夠幫助潛水員在水中更快速前進,進而節省體力和消耗的氣體,是探索海域時的好夥伴(注意,推進器需要考取相關證照才能使用)。

所有人都可以水肺潛水嗎?

是否要有游泳能力才能學/體驗水肺潛水呢?由於水肺潛水並不要求依靠自身能力在水中憋氣,只要對水沒有恐懼,就算擅長游泳的人也能體驗水肺潛水的樂趣;儘管旱鴨子也能學水肺潛水,有以下狀況的人我們建議為了安全,不要嘗試比較好:

  • 心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等
  • 呼吸疾病:哮喘或肺功能異常等
  • 耳鼻喉疾病:中耳炎或耳壓調節異常等
  • 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等
  • 其他:孕婦、焦慮症、恐慌症、糖尿病等

致命的潛水夫病和氮醉

水肺潛水伴隨一定的風險,無論是上浮的速度錯誤或是一下子不留神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減壓症/潛水夫病

  • 成因:潛水員潛水時吸入大量高壓氣體,而當壓力急速下降(急速上浮)時,人體中這些以以氮氣為主的高壓氣體會因來不及釋放出體外而形成氣泡進入血管和組織,造成減壓症(可以想成打開汽水瓶時冒出的氣泡)
  • 症狀:關節疼痛、神經(腦、脊髓和神經)病變、肺部病變、皮膚異常;症狀嚴重者可能受到不可逆損傷或死亡
  • 發病時間:通常結束潛水後6小時內會出現症狀,但也有少數症狀24小時才出現,千萬不可大意
  • 治療方法:給患者在高壓艙內吸入高濃度氧氣甚至純氧;高壓環境能使氣泡溶解後再逐漸排出體外
  • 預防與注意事項緩慢上浮並確實執行減壓程序是預防減壓症的關鍵,且潛水後 24 小時內應避免搭飛機(即便機艙加壓也還是相對低壓環境)

氮醉

隨著潛水深度增加,氮氣會突破肺泡過濾進入血液循環,讓人出現類似酒醉的效果(也稱馬丁尼效應):興奮、愉悅、緊張、認知與注意力降低、昏迷等,通常發現症狀後只需上浮稍作休息等待氮氣排除即可;儘管氮醉不太會造成後遺症,潛水時還是要要確保有人同行且時刻注意身體狀況。

危險的洞潛

地球上有許多神秘的洞穴吸引人探索,有些洞穴部分處於水中,這時就要用上潛水技術和裝備;然而,洞潛遠不如在一般水域潛水簡單,甚至致命

  • 昏暗的環境
  • 封閉環境無法自由上浮、無法自由控制潛水時長
  • 游動時激起的泥沙和沉積物讓視線不清
  • 出事不僅救援困難,水中的屍體和設備還可能造成後繼探索者困擾

洞潛不僅需要有相關證照,在潛水前通常還需要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通過審核才能進入,可見洞潛的危險程度。

水上運動-潛水-水肺潛水

水肺潛水證照

在上方的裝備介紹中是否看到許多器具都被朱需要證照才能使用呢?沒錯,如果不滿足於體驗課程想進入水肺潛水的世界,證照是不可或缺的喔!

為什麼要有水肺潛水證照?

在某些情境,您可能需要證照才能進行水肺潛水活動:

  • 想要自己在想去的地方潛水
  • 想租船去潛水
  • 想要參加潛店的行程
  • 想要租借裝備
  • 保險條件

當然,部分國家並沒有明文規定要有證照才能潛水,線上購買裝備通常也不會檢查有沒有證照,但要記得發生意外你得自己負責

水肺潛水相關機構與證照類型

有多個國際水組織設立證照認證,我們將以PADI證照為主並介紹其他常見認證機構!

專業潛水教練協會 / PADI

PADI是世界上最大的潛水相關協會,有各式各樣的潛水業務(觀光、教育等),證照也最普及通用;以下是PADI證照的類別與簡介(不能跳級考試):

  • Open Water Diver(OW) 開放水域潛水員:潛水深度18公尺,能憑照進行休閒潛水(Fun Dive,要有教練帶領不能獨自潛水
  •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 (AOW)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潛水深度30公尺,會學習更多進階技巧;AOW依然不能獨自潛水,想要獨自潛水必須修PADI的自給自足潛水員(Self‑Reliant Diver)課程並滿足規定條件
  • Rescue Diver 救援潛水員:潛水深度30公尺,要有救人與自救的能力,也要能夠應對水上活動會遇到的各種意外,如應對抽筋和急救
  • Divemaster 潛水長:開始進入職業階層,能夠規劃、帶領潛水行程與分配裝備等,但是不能教授PADI核心課程
  • Assistant Instructor 潛水助教:能夠輔導授課予如簡單理論課程,完成PADI教練發展課程(IDC)的助教課程才能取得證照
  • Instructor 潛水教練:助教必須完成IDC中的開放水域水肺教練(OWSI)課程並且完成教練考試;得到證照後教練可以開班授課並帶領Fun Dive

關於潛水深度:一般證照潛水深度最高30公尺,40公尺需上Deep Diver Specialty課程(且至少持有AOW證照)

國際水肺潛水學校 / SSI

和PADI相比,SSI以課程為重,也提供許多線上學習資源,上課的費用也比PADI便宜,而且有些證照和PADI有互認機制;儘管如此,SSI的普遍度並不如PADI,也有人抱怨課程和升級比PADI困難耗時。

世界潛水總會 / CMAS

CMAS的潛水等級以星等分級,也分成普通等級和教學等級,有各式各樣的課程。

國際潛水教練協會 / NAOI

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潛水訓練機構之一,證照等級和PADI類似,並且重視救援知識技術,教練評斷潛水能力達標才授予證書。

潛水勝地

在擁有70%水域的地球,處處都能找到潛水勝地;在所有列出的地點中,請注意有些可能不適合浮潛或自由潛水(甚至有季節限制),還請向主觀機關與潛店確認,千萬不要獨自潛水。

水上運動-潛水-蘭嶼
台灣有豐富的珊瑚礁生態

台灣

  • 屏東:墾丁後壁湖、小琉球美人洞、小琉球花瓶岩等
  •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忘憂島)、本島杭灣(海底郵筒)等
  • 新北:龍洞、鼻頭角
  • 宜蘭:龜山島
  • 台東:三仙台
  • 綠島:石朗、鋼鐵礁、大白沙等
  • 蘭嶼:椰油浮潛區、八代灣沈船等

亞洲

  • 日本東京: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沖繩(慶良間諸島、石垣島、德之島、古宇利島、青之洞窟)、北海道(積丹半島、知床半島、函館臼尻)
  • 韓國:濟州島(海女)
  • 馬來西亞:西巴丹島、美人魚島
  • 印尼:峇里島、達拉灣群島、科摩多島
  • 泰國:斯米蘭群島、素林群島、麗貝島
  • 菲律賓:科隆島、巴拉望、薄荷島
  • 馬爾地夫
  • 斯里蘭卡
水上運動-潛水-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
水上運動-潛水-賽席爾
賽席爾

非洲

  • 南非(開普敦)
  • 莫三比克
  • 坦尚尼亞
  • 馬達加斯加
  • 佛得角
  • 賽席爾
  • 埃及(紅海)

大洋洲

  • 澳洲:大堡礁、林肯港、豪勳爵島、永嘉拉號沈船、海底藝術博物館
  • 紐西蘭:凱庫拉、普爾奈茨群島(窮騎士群島)
  • 美國夏威夷州:歐胡島、茂宜島、可愛島、莫洛凱島、大島(科納)
  • 帛琉
水上運動-潛水-大堡礁
大堡礁
水上運動-潛水-大藍洞
大藍洞

美洲

  • 美國:加州蒙特利灣、佛羅里達群島、密西根州休倫湖
  • 墨西哥:科蘇梅爾、尤卡坦半島沉洞、科爾特斯海、索科羅群島、坎昆(美術水下博物館MUSA)
  • 貝里斯:大藍洞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
  • 哥斯大黎加:可可斯島

歐洲

  • 馬爾他
  • 克羅埃西亞
  • 賽普勒斯:Zenobia(沉船)
  •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
  •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梅德斯群島
  • 義大利:波托菲諾、薩丁尼亞島
  • 希臘:帕夫洛佩特里城、克里特島
  • 挪威:羅弗敦群島
  • 冰島:絲弗拉
  • 英國:蘇格蘭史卡帕灣、康沃爾郡
  • 法國:摩納哥

相較其他地區,歐洲有更多內陸湖泊的潛水景點,也有許多沈船等歷史景觀。

水上運動-潛水-賽普勒斯Zenobia
賽普勒斯-Zenobia

安全須知

  • 潛水前做好暖身運動
  • 注意防曬防寒與補充水分
  • 正確認識用具並定期檢查保養
  • 選擇安全水域活動
  • 不要在惡劣天氣出行,害己害人
  • 愛護環境,不要傷害或觸碰水中生物
  • 遵從導潛與教練指示行動
  • 水肺潛水勿必認真學習裝備知識與操作方法並在有教練/專業潛水員陪同的狀況下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