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現實版漆彈大作戰!

漆彈起源的說法之一為美國西部牛仔為了練習麻醉牲畜而進行的射擊練習,之後便演變成一項熱門的團隊運動競技,甚至是模擬戰鬥/戰爭的運動。以下介紹漆彈體驗活動常見的要素以及基本裝備。

野外運動-漆彈-主題
漆彈裝飾漆彈裝飾

漆彈裝備

漆彈裝備相較於生存遊戲來說較為簡單,每人只會有一把固定型號漆彈槍和相同數量的子彈,且和部分護具(面罩等)一樣場地都會提供。

野外運動-漆彈-漆彈子彈

漆彈槍與漆彈

  • 漆彈槍:以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和高壓空氣發射漆彈,有多種造型
  • 漆彈:0.68英吋為國際標準口徑,內部通常為食性油及色素,外部通常以可食用、水溶性的藥用膠囊圓殼包覆(也就是說,漆彈通常是洗得掉的喔)
野外運動-漆彈-面具護目鏡

衣著與護具

被漆彈打到是會痛會受傷的!請盡量配戴安全帽、手套、護目鏡/面罩以及穿著能包覆全身的長袖長褲(如果可以請穿著高領上衣保護脖子)。

漆彈場地

漆彈場地通常都設有各種掩體(例如形狀各異的大型充氣掩體),有時甚至不是在普通平地比賽,小隊要如何利用地形制訂戰略也是漆彈對抗的樂趣之一。

野外運動-漆彈-漆彈場地1
野外運動-漆彈-漆彈場地3-其他掩體1
野外運動-漆彈-漆彈場地4-山林場地

常見漆彈團賽要素

漆彈近年來成為熱們的團體運動,無論是校園運動競賽或是公司團康,都能見到漆彈的身影(也有人藉機報復討厭的人/同學/同事/上司);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漆彈比賽模式:

淘汰

漆彈團戰包含淘汰敵人的要素:被擊中的參賽者必須退場,比賽結束時內存活最多人的團隊獲勝(也有要對決到剩下最後一人才分出勝負的)。

奪旗

己方必須深入敵方陣營奪旗,同時也要在據點防守以防對方奪走自己的旗幟,是最常見的機制之一。

計時賽

有些比賽會進行計時,搭配不同的淘汰模式和其他規則增加刺激感。

台灣合法漆彈場地

台灣北中南東以及部分離島(撰文時確認馬祖有漆彈場,其他地區資訊過少或資訊過時)都有漆彈場,有些大型場地甚至提供不同場景/情境;前往遊玩前記得事先預約並確認場地規則喔。

  • 北部:台北147漆彈場、新北亞太漆彈場等
  • 中部:台中震川漆彈場、南投埔里漆彈場等
  • 南部:高雄劉教官漆彈場、屏東墾丁野戰漆彈場等
  • 東部:台東呂家望探索教育中心、花蓮詹姆士漆彈場等
  • 馬祖:麗堤漆彈場

安全須知

儘管漆彈看似輕鬆的休閒遊戲,還是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 配戴正確裝備:如上方說明,被漆彈打到是會痛會受傷的,也有許多人被打到而瘀青,所以各位參賽者一定要穿戴好全套護具。
  • 選擇安全場地:選擇提供護具、專業人員的場地,同時注意場地是否容易讓人受傷(例如起伏不平的山坡或地面充滿坑洞)
  • 禁止惡作劇:不要對著場外/沒有護具的部位/沒穿護具的人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