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挑戰攀岩、鍛鍊極限技術吧!
攀岩原本只是登山的其中一項技術,直到20世紀法國人將攀岩技術獨立成專門的運動,甚至開始建造人工岩場。在此我們將盡量完整呈現攀岩/攀登的各面向,希望能讓您有更好的理解。



重要技術/概念:確保(Belaying)
在開始介紹器具前,這裡要介紹大家可能比較難理解的概念-確保:確保是攀登安全的基礎技術,透過摩擦裝置控制繩索,使攀爬者跌落時能迅速鎖住繩索。單人攀岩時使用確保器,有伙伴時則由夥伴之一擔任確保者(在下方拉住繩子)。如何確保,依據攀登模式不同有多種裝置、多種方式可執行;更詳細的技術都將在我們的課程中由專家老師指導說明。
基礎裝備介紹
此處說明一般有繩(索)攀岩時所需的裝備;根據個人習慣、攀登方式與攀登地點的不同,所需裝備可能有差異(課程提供安全裝置,攀岩鞋、頭盔、粉袋與手套等貼身物品/消耗品請自行購買或事先訂購)。

攀岩鞋
以橡膠為底,方便攀岩者更好在岩壁上施力蹬踏,;一般攀岩鞋的設計會用特殊鞋形將趾頭往拇指擠壓使力量集中,才可以踩在很小的點上。

攀岩吊帶
攀岩腰帶由多個部分組成,由於攀岩時多數時間都是由腰帶支撐,因此選擇通過認證(與舒適,要親自試穿)的吊帶至關重要
- 腰帶:保護支撐腰部
- 工具/裝備環:掛扣環等裝備與工具
- 確保環:確保器所在(先鋒、上攀等攀岩類別會用到)
- 腿環鬆緊帶:連接腿環及腰帶(通常如廁時有可以解開的地方)
- 腿環:提供更多支撐
- 扣具:有些吊帶需要反扣,上面就會有額外的扣具

鉤環
將攀岩者身上各種裝備、繩索、吊帶等連接的金屬環,有開放式(閘門,能直接推開)和閉鎖式(連接安全相關裝置時使用),常規形狀則有梨形、O形、D形(性能功能各異)。

岩盔
除了防止摔落時頭受重傷,室外攀岩時更要特別阻擋上方落石。

粉袋
粉袋內含有鎂粉(通常以一顆大粉球的形式裝填),用手沾取後能夠吸收汗水與油脂,增加手與繩索間的摩擦力,提高抓握安全。

手套
增加摩擦、吸收汗水、防割(岩石等)。攀岩是否要戴、戴哪種手套因人而異,但上攀或事先鋒攀登中的確保者通常都會配戴。

確保器
是用於幫助控制攀爬繩索、增加摩擦力、在攀爬者墜落時迅速鎖住繩索的重要安全裝備,非為管式與輔助制動確保器(細節在課程由老師實際帶領操作會更好理解),室內攀岩館可能使用自動確保器。

繩索/其他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動力繩:具高度彈性,能吸收墜落時的衝擊力,減少攀岩者與保護點承受的負荷
- 靜力繩:多用於裝備的垂降;靜力繩彈性接近零、穩定性高但無法吸收衝擊,所以不適用於墜落防護
- 輔助繩:用於簡易固定或裝備吊掛,雖較靜力繩略有彈性,但不適用於主攀或承重

岩牆上的裝置
- 攀岩繩
- 攀岩把手
- 快鈎:用於將繩索快速連結至錨點或保護點,保持攀登動作流暢
- 錨點:用來固定攀岩者或繩索的堅固支撐點,可為天然(如樹木、岩角)或人工(如岩釘、螺栓)
- 保護裝置:在攀爬路徑中建立保護裝置可減少意外時的墜落距離
- 扁帶:為多用途裝備,可用於延伸、建立錨點、固定自身等
- 其他:輔助繩、鈎環、繩環等
攀岩種類介紹
攀岩可不是只有在人工攀岩場攀爬這麼單純喔!根據保護裝置、高度、裝備需求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幾種(課程不指導無繩攀登)。

上攀/上方確保
-
繩索從頂部固定點垂下確保安全
-
墜落距離短,安全性較高,適合初學者訓練與室內場地

抱石
- 在低高度岩壁(4-5m)上徒手攀爬不用繩索,墜落時以墊子保護
-
技術要求高需要學習正確技巧,適合鍛鍊力量與技術

傳統攀登
-
攀登者沿途放置可拆卸保護裝置,攀頂後由後繼攀登者拆除
-
能維護自然環境,但風險較高,需評估場地安全/穩定與自身技巧

運動攀登
-
預先在岩壁上安裝固定錨點等,扣上快勾繩索即可上攀
-
技術訓練導向、設置安全裝置,廣受主流攀岩者與比賽喜愛

先鋒攀登
-
攀爬時牆面還沒安裝保護裝置與繩索
-
先攀爬者上攀架設裝置時,另一人在下方確保

徒手/無繩攀登
-
以自身體力與技巧攀爬,完全不使用繩索與保護裝備
-
墜落可能造成致命後果,屬危險極限運動,固不開課教學
熱門戶外攀岩景點
要注意攀岩場所在地區的規定,像是有些岩場只有部分開放攀岩或是有限制攀岩時間;無論您要前往何處攀岩、無論您的攀岩技術如何,做好萬全準備、未雨綢繆才能安心出行平安回家
台灣
- 東北角龍洞岩場
- 關子嶺岩場
- 壽山岩場
- 北投熱海岩場
歐洲
- 法國楓丹白露(抱石)、塞於斯山(Céüse)
- 西班牙埃爾喬羅山(El Chorro)
- 義大利阿爾科(Arco)
- 希臘卡利姆諾斯島(Kalymnos)
中南美洲
- 墨西哥新萊昂州小波特雷羅山(El Potrero Chico)
- 哥倫比亞蘇埃斯卡( Suesca)
- 秘魯瓦拉斯(Huaraz)瓦斯卡蘭山

亞洲
- 泰國喀比萊利海灘
- 中國廣西陽朔
- 日本(三重滋賀交界)御在所岳
北美洲
- 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 美國猶他州摩押(Moab)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斯闊米什(Squamish)
- 加拿大亞伯達省,班夫國家公園


大洋洲、非洲
- 澳洲格蘭坪國家公園
- 南非Rocklands(抱石)
- 摩洛哥托德拉峽谷
安全須知
隨著技巧的提升您或許會想挑戰更困難的攀登地形,而風險也會隨之提高,以下是幾項必須注意的要點
- 攀登前檢查裝備:繩索固定綁緊了嘛?扣環鎖上了嘛?
- 確認裝備通過檢驗:國際山岳聯盟(UIAA)、歐洲標準規範(EN)、歐洲合格認證(CE)等
- 前往安全地點攀登:前往認證安全的場地,最好有安全設施與官方管理
- 攀登前確保精神體能充足:攀登式費神耗力的運動,如果體力不夠支撐請休息
- 查看天氣:室外岩場在下雨、天候不佳時更難攀爬也更容易發生意外
- 量力而為:在技術不足的狀況下請不要跳級挑戰高難度岩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