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的悠哉漫遊:可靜可動的立槳
立槳是一門結合衝浪(板)與划單槳的運動,其起源眾說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夏威夷當地的衝浪教練發現此種形式能在高處觀察海浪,進而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而之後他(們)又發現這種方式可以讓人在海浪不夠大時在海面上前行,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水上運動。


SUP板介紹
SUP根據材質可分為以下兩種:
- 充氣式(iSUP):PVC材質,便於攜帶,但也更容易受損
- 硬式:內層通常是發泡聚苯乙烯,外層通常會塗上環氧樹脂、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甚至有些是木殼外層
根據板型/用途分類
除了材質的差異,SUP板也會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以下是常見的幾種類型。

衝浪SUP板
Surf
- 長度:7’0″-10’0″
- 適用場合:衝浪與波浪變化大的海域
- 特色:由於有衝浪需求,比其他SUP板更靈活易操控,但浮力也比較小

全能SUP板
All Rounder
- 長度:9’0″-11’0″
- 適用場合:適合在平靜水域與輕度運動使用
- 特色:平衡穩定性和靈活性適合各種活動,浮力也充足;適合新手

巡航SUP板
Touring
- 長度:12’0″-14’0″
- 適用場合:適合長途探險或多日旅行
- 特色:強調長板和流線型,讓使用者能夠輕鬆地長時間滑行;更多的裝載空間讓使用者能攜帶輕便行李

瑜珈SUP板
Yoga
- 長度:10’0″-12’0″
- 適用場合:水上瑜珈、冥想、放鬆
- 特色:常比其他類型的SUP板要寬以提供更多支撐,讓使用者能夠輕鬆進行各種瑜伽動作,此外有時會有特殊防滑塗層

競速SUP板
Race
- 長度:12’6″-18’0″
- 適用場合:參與各類SUP競速比賽
- 特色:注重在水面上快速前進,與高速下的操控穩定性,專為追求速度、效率等的使用者設計
SUP板有尾鰭嗎?
SUP板和衝浪板一樣可以自由裝卸尾鰭,最常見的是單尾鰭和2+1(詳細見衝浪介紹頁),而尾鰭的形狀有適合競速的、巡航的和休閒等(如果對尾鰭形狀有興趣可以諮詢我們課程的合作商家和教練喔)。
止滑墊(Deck Pad/Grip)是什麼?
通常是由柔軟的防滑材質製成(如Eva泡沫、橡膠等),這些材料能有效增加腳底的摩擦力,防止在板上滑倒;止滑墊包覆區域依照使用習慣和板型而定,有多種形狀可選擇(單片/多片,可能有紋理),如果有磨損可以撕掉舊的把新的黏上去(通常租借處會處理好,詳細教學可詢問合作商家)。
如何保養SUP板?
根據材質的不同,保養的方式也不同。
- 充氣式:使用前檢查氣壓是否正常、是否有破洞 / 使用後先用清水與軟刷沖刷乾淨(充氣閥鎖緊 !)、用毛巾擦乾後陰乾,乾了才能捲起來 / 收納時避免太陽曝曬和熱源
- 硬式:使用前是否上蠟依據使用習慣而定,有止滑墊的就不用上蠟(詳細請見衝浪介紹頁) / 使用後先用清水與軟刷沖刷乾淨、用毛巾擦乾後陰乾 / 收納時避免太陽曝曬和熱源
立槳裝備
立槳有許多裝備與衝浪類似,基本上可以參考衝浪時所攜帶的物品與衣著。
槳
槳是SUP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槳桿:通常可伸縮,根據身高、手臂長度、握槳習慣、SUP板厚度等決定長度,總之就是順手最重要
- 槳葉:因為每個品牌的設計都有些不同,所以看商家提供哪些,再試划找出喜歡的那一款
腳繩
和衝浪的腳繩一樣,能夠幫助您在落水時快速上游找到SUP板,也能防止板子亂飄影響到其他人。
救生衣
通常租借設備的商家會提供(我們的課程也會準備),就算立槳看似比衝浪安全也還是建議穿著。
衣著
穿著衣裝與衝浪類似,最好要防曬防磨部溪水等(如果要穿漂亮拍照我們也無法阻止就是了)。
- 防磨衣/水母衣/防曬衣:重視防曬與防磨等,裡面記得要先穿泳衣
- 防寒衣:視氣溫穿著,裡面記得也要先穿泳衣
- 鞋子:沙岸通常不穿/穿水陸鞋或厚底拖鞋,但在寒冷水域/充滿礁石的水域/扁平足/易滑倒等狀況下可以穿專用(膠)鞋或溯溪鞋等
其他
- 墨鏡
- 有度數蛙鏡、隱形眼鏡:會落水請不要戴眼鏡,會不見
- 遮陽帽
- 油性環境友善防曬乳
- 防水袋
台灣哪裡可以體驗立槳?
台灣四面環海且水域眾多,有許能更體驗立槳的地方。
- 北部:龍洞灣、象鼻岩、翡翠灣、福隆、青草湖
- 南部:墾丁、後壁湖、旗津、愛河、漁光島、曾文溪
- 中部:日月潭(最熱門)
- 東部:鯉魚潭、清水斷崖、三仙台、馬武窟溪
- 離島:小琉球、澎湖、綠島、蘭嶼
國外也有許多能體驗立槳的地方,通常能衝浪的地點也可以立槳(其餘的就是內陸水域如內海和湖泊等)。
安全須知
立槳雖然比衝浪平靜,還是有許多注意事項。
- 下水前暖身
- 裝備齊全服裝適當
- 綁好腳繩
- 不要丟槳或SUP板
- 游泳與自救技能
- 愛護環境
- 立槳時注意與他人距離
